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校企合作搭建培训平台 凝聚合力支持产业发展——搭建区域煤矿产业培训平台实践案例

来源:双高办

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6日 17:25

 摘要:学校围绕煤矿智能开采技术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煤矿产业校企合作服务平台。通过打造企业质量诊断改进螺旋、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平台、携手搭建项目培训团队、打造模块化教学内容等举措,来不断提升专业群服务于区域产业高端发展的内在实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高水平专业群服务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一、案例背景

在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特别强调,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大力提升高职院校综合服务能力。为此,学校在推进“双高”项目建设的实践中,将其作为“煤炭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群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积极推进,与榆林市政府签订《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实操基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与辖区内煤矿企业广泛合作,落实校企培训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煤炭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平台,创设更加符合当前榆林煤矿企业安全教育与专项培训的现实环境,携手共同开发煤矿企业安全与综合素质新利快乐彩18luck课程,使得培训教育工作更加符合榆林现阶段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需求,为榆林煤炭产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二、主要做法

1.紧贴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艺过程,打造质量诊断改进螺旋。在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实践中,学院将近年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改进中采用的“8字螺旋”(见图-1),有机地融入煤炭企业安全培训新利快乐彩18luck过程。以此为载体,来引导落实煤矿企业安全责任教育和作业安全素质提升。将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煤炭企业特种作业岗位安全标准、项目培训实施计划、项目培训内容、培训设备资源、培训教学师资、培训项目考核等要素,有机地融入质量诊断与管理过程“8字螺旋”,精心打造适合于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复训的质量诊断改进服务体系。

1 煤矿安全培训质量改进8字螺旋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教学平台,积极落实资源整合共享。校企合作搭建榆林煤矿企业安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落实企业培训资源共享,是煤矿智能开采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学院将现有矿井通风仿真实训室、现代化矿井生产系统仿真实训室、综采综掘实训室、采矿模型室、掘进技术实训室、气体检测及矿山救护实训室、煤尘与瓦斯爆炸实训室、矿井灾害及矿山救护实训室、煤矿地质实训室、煤矿电工与电气控制等13个实训室(见图-2)以及辖内挂牌的榆林市煤矿开采技术研发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与榆林骨干煤矿企业生产现场相结合,共同打造榆林市煤矿企业员工职业素养提升训练服务基地,落实校企培训资源共建共享。面向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员工开展培训服务,为促进榆林地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物质保障。

现代化矿井综合模拟演示装置               矿井通风仿真系统                     探放水实操装置

2 陕西省煤矿安全培训二级基地部分实训设备

3.共同合作搭建培训教学团队,发挥专长落实培训教学任务。按照专业群项目建设要求,在具体推进此项工作中,学校和辖区煤矿企业积极合作,从学校矿业工程类专业教师中选拔骨干与辖区煤矿一线外聘工程技术专家共同组建培训教学团队。依据双方各自专长,落实模块化教学培训分工。学校专业教师主要承担相关理论模块的讲授和产业发展态势分析,煤矿一线专家结合工艺过程主要承担典型案例的解剖、现场安全操作要领的讲解演示和部分实训课程的训练指导。发挥校企双方师资优势,共同组织完成辖区煤矿企业员工的各项专门化培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4.聚焦区域煤矿产业高端发展,打造模块化培训教学内容。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榆林地区当前产业发展的技术高端和前沿,事关榆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型院校,我校最先开设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办学资源。具备了服务于区域煤炭产业高端发展的内在实力。在推进榆林煤矿产业技术高端发展的进程中,项目组结合当前榆林煤炭智能化开采发展现状,与企业一道合作,共同打造适宜于煤炭智能化开采的培训教学模块,在助推榆林煤炭产业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并取得积极的进展。

三、发展成效

1.培训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了榆林地区煤炭企业快速发展,员工素质明显得到系统提升。自煤矿产业校企合作培训服务平台建设以来,先后共举办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复训50余期,参培学员达3800余人次。通过项目培训,煤矿企业员工的岗位职业素养和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系统全面地提升。大部分企业员工培训合格率都在90%以上,为榆林地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为促进区域煤炭产业高端发展储备了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通过服务平台建设,学校引进和建设了一批符合当前煤矿智能开采技术发展的教学培训资源,例如智能化煤矿安全检查实操考核系统、VR矿井模拟教学软件等先进的实训设施设备的引入(见图-3)、煤矿井下特种作业工种培训方案的制定(9个)、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及“采煤机司机岗前(转岗)培训”教学模块建设(10个)、“煤矿组织机构与矿长职责专项培训”教学模块建设(2个)以及代表性当前煤炭产业高端发展的典型工程案例(14个)。这些新利快乐彩18luck资源的引进、建设与积累,为提升区域煤炭企业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3 安全检查员实操考核系统

3.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了学校服务区域产业的后劲和实力。在煤矿智能开采技术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带动下,学校根据当前煤矿产业发展,建立了矿山救护工、矿山支护工等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资源库,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要求,积极开展职业资格等级认定。培训服务范围不断得以延伸,服务效果更加明显。鉴于学校当前具备的煤矿产业服务体系和质量保证,学院被评为省级安全生产培训示范基地,学校“煤矿智能开采技术”被确定为专业群牵头专业。极大增强了学校服务区域产业高端发展的后劲和内在实力。

Baidu
18keno新利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