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正文
借力专业群机制创新 勇夺省赛国赛一等奖

来源:双高办

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3日 15:42

摘要:职业技能竞赛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在“煤炭智能开采及综合应用”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借助专业群建设实践中产生的内驱动力,项目组从竞赛内容分析、跨专业指导团队组建、参赛队选拔机制创新、训练标准精细化以及竞赛目标定位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与建设。有效地调动了指导教师团队和选手的职业责任感和事业进取心,助力我院学生职业技能参赛实力不断攀升,向着高水平迈进。在2022年“化学检验技术”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夺得省赛和国赛两个一等奖。为学院“双高”项目建设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有力的支撑!

一、案例背景

我院是一所仅有10余年办学历程的地方高职院校,教学建设基础薄弱、业务精湛骨干缺少成为当前办学中难以回避的短板。建校以来,学院紧跟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前进步伐,大踏步地向前奋进。期待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上磨成一剑。在逐年加大投入的同时,加速落实体制与机制创新。但受办学历史短暂的局限,在强手如林的国赛中,实难取得一等奖的突破。这种尴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跨越式发展的美好愿景。202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入选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化工类专业入列“煤炭智能开采与综合应用”专业群开始加快建设。按照预定目标,职业技能竞赛这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受到学院高度重视。而“化学实验技术”技能竞赛,又被学院树为专业群职业技能竞赛建设的突破口加以推进。力求通过此载体,为学院落实“岗课证赛”课程改革积累经验,拿出建设性举措。

二、主要举措

“化学实验技术”技能竞赛是由教育部主办,国家相关部委参与的全国性赛事,在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2020年教育部将原“工业分析检验”更名为“化学实验技术”竞赛。此举不仅加大了参赛队自主设计化学反应的复杂度,还渗透到了分析检验岗位工作的全过程。赛项中不仅有化学合成、产品纯化以及分析数值鉴定判断等核心要素,还增设了试剂标签中英文识别等应用知识,真题实做的意味更浓。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我们结合专业群建设实际,积极地予以应对。

1.积极备战应战

⑴针对竞赛内容调整,做好战前训练和装置配套。赛训装置的针对性和操作精准度,是竞赛成功的先决条件。项目团队仔细分析赛项内容调整后选手培训中面临的新课题,借助专业群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及时添置赛训仪器设备,以确保技能训练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⑵跨专业搭建指导团队,优势互补激发集体智慧。在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机制创新的引领下,学院提出了跨专业组建竞赛指导团队的工作思路。力图通过这一举措,凝聚整个专业群指导竞赛所积累的经验,实现优势互补,真正形成合作命运共同体。通过此举,不仅改善了工作氛围,还激发了集体智慧,增强了团队的战斗力。为赛事设计和高质量落实,提供了切实保障。

⑶改革选手选拔机制,力争好中拔优。在专业群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在代表队选拔中,项目团队打破以往传统格局,坚持跨专业选拔。在此基础上,落实全方位考量和末位淘汰制。力求从专业群中选拔和打造出一支德才兼备、技能娴熟、素质过硬、能经受住严峻考验的尖兵,代表学校参赛,为校争光!

2.高质量落实训练与竞赛

⑴研究领会文件精神,对症下药谋划策略。由于是近年新调整的技能竞赛,其规程、样题、标准、说明等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把准应战方向成为先决条件。因此,项目团队在认真研读学习文件上狠下功夫,发挥集体优势,开展策略性研究,落实顶层设计,为赛事高质量落地积极创造条件。

⑵多方协作共同应对,针对赛项育练精兵。在竞赛备战中,我们一是从实际出发,广开思路,寻求多方支持与合作。不仅在团队内部开展专题业务研究,还不时征求兄弟院校同行和设备厂家的协作与咨询。通过全方位信息捕捉,不断化解竞赛指导中的不利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二是针对竞赛中更加强调自主设计化学反应的新要求和专业英语应用考评的新标准,从细节上入手抓落实。围绕这两个关键环节强化训练与培养。坚持在专业知识层面上以答题数量来求质量,在技能操作层面上以复杂多变的因素干扰来磨砺学生的应变敏感性。三是在科学安排工作节奏的同时,利用整个工作过程,来锻造学生应对困难时的心理和斗志,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参赛意志力。

⑶围绕细节抓落实,总结经验创佳绩。“化学实验技术”是一门典型的用精确数据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因此,无论是赛前,还是赛后,项目团队都把训练学生关注细节,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把训后第一时间上报报告单、回忆实验数据以及实验过程作为一种职业的追求,时刻提醒学生,只有注意到操作的每个细节,才可能比别人更有优势,离成功的距离才可能最接近。

三、发展成效

1.我院荣获2022年度“化学实验技术”陕西省和全国大赛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终于实现了学院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零的突破(见图1、图2),为引领本省和榆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1 参赛代表队获奖

图2 指导教师赵美获奖

2.引领竞赛指导团队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此项竞赛实践证明,跨专业组建竞赛指导团队,是应对当前高职教育职业技能竞赛的有力武器。不仅可以扩充赛事知识面,还可以吸引各专业精英,凝聚专业群集体的智慧,激发大家共同应对挑战的斗志和勇气。为学院今后打造一流教学团队积累了丰富经验。

3.通过高水平赛事活动,为学院“岗课赛证”课程建设,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增添了活力。在本次赛项中所汲取的依托行业产业技术新发展,落实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为我们今后落实“岗课赛证”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鲜活的范例,也为当前正在开展的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建设注入了内驱动力。

Baidu
18keno新利登录